安宁区图书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本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安宁区图书馆与文化馆联合在西北师大实验幼儿园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
12月19日下午,特邀了安宁区剪纸市级传承人彭翠芳走进幼儿园,现场展露绝活,让孩子们零距离地感受非遗剪纸文化。通过剪纸作品欣赏和传承人彭奶奶剪纸宣传片,让孩子初步了解到:剪纸是传统民间艺术,多出于心灵手巧的农家女之手,民间常以“窗花”代称。一把剪刀一张纸便可创作或剪刻固定的图腾纹样,每逢节日或喜事,人们就用剪纸来装点生活,营造节日气氛和浓厚的年味。剪纸艺术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至今,被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我们要把这门技艺保护传承下去。
彭奶奶现场为小朋友演示剪窗花的过程,先剪复杂,后剪简单;先完成里边,后完成外边;先剪主要,后剪次要的部分,每一步动作都很娴熟,一把剪刀一张纸便随心所欲地即兴创作出各种小动物的造型,孩子们兴奋地拍着小手说:好漂亮,彭奶奶好棒啊!在互动环节中,通过简单有趣的非遗知识小问答,调动小朋友的积极性,当孩子们获得了彭奶奶亲手剪制的小马、小羊时,个个爱不释手,小心翼翼地生怕弄坏。
在动手环节中,鼓励孩子们在鼠年挂历绘画纸上,用不同形式大胆地把自己所想的、所看到的,以及自己的愿望用画笔一一展现出来,和彭奶奶一同分享创作的快乐。当孩子们手捧着奖品和荣誉证书时,那自豪的笑脸洋溢在每个孩子脸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一种行动。对于3—6岁的孩子,传统文化和艺术的传承途径,就是让他们接触到、看到、参与进去,全方位感受,嗅到传统文化艺术的气息,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提高保护和传承意识。做为图书馆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我们将继续做好宣传工作,让孩子们走近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让非遗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