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兰图学会 > 学会动态

榆中县图书馆“栖云讲堂”开讲了

发布时间:2019-03-22 11:21:35    来源: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3月9日,榆中县图书馆2019年首期《栖云讲堂》如期开讲。榆中县刘一明文化研究会会长丁述学先生走进《栖云讲堂》,作了《传承兴隆文化,弘扬一明精神》的专题讲座。德慧智国学班全体教师及部分学员30余人聆听了讲座。

刘一明(1734—1821),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最著名的道教内丹修炼家、易学家、道教医家,中国道教界一代宗师。刘一明住榆中栖云山长达42年,于88岁羽化登真。著有《西游原旨》《三易注略》《栖云笔记》等书,以及《经验杂方》《经验奇方》《眼科启蒙》等医学著作。37部著述均在自在窝刊刻行世。同时,汇十方之力修建栖云、兴龙两山宫观庙宇73座,修炼课徒,授道传教,弟子达上千人,使兴隆山成为中国道教名山。

讲座中,丁述学先生生动的阐述了刘一明在兴隆山修行、建庙、著书的历程,诠释了兴隆山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发掘保护传承的重要性,也介绍了他退休后致力于整理、汇编、出版《刘一明与兴隆山》一书的来龙去脉,以及传承兴隆山文化、弘扬刘一明精神的思路和计划。他说:“刘一明真人是汇集道学、哲学、医学、文学四大学说为一体的“文化巨匠”,是中国乃至世界道教界的一座里程碑。我们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做好保护,挖掘和弘扬这些快被人们遗忘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近2个小时的讲座,不时赢得现场阵阵掌声。讲座结束后,丁述学向德慧智国学班教师赠送了《刘一明与兴隆山》一书,并鼓励他们参与到兴隆文化与刘一明学说的研究与传承中来,为弘扬兴隆文化和一明精神而不懈努力。

丁述学先生今年67岁,曾任榆中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三馆馆长、县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甘肃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榆中县刘一明文化研究会会长。

据图书馆负责人介绍,“栖云讲堂”作为图书馆主办的一项文化惠民活动,旨在通过名家讲座、文化沙龙、读书分享等形式,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文化服务,让广大市民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近距离接触名家,与名家对话,激发正能量,提升文化素养。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