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苏民教授简介
郝苏民(笔名:苏民、浩思茫戈、豪斯蒙哥、速莱蛮),男、回族,1935年7月出生于宁夏银川市,现工作于西北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所),任系主任、所长、教授,研究生领衔导师,《西北民族研究》主编;宁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和北京师大民俗典籍文学研究中心等兼职教授。从事民俗学/民间文艺学;人类学/民族学(蒙古语族语言;古文字八思巴文),民族社会学科研教学。任甘肃省民俗学会会长,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少数民族作家协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故事学会副会长。十年动乱后,积极筹建甘肃省民间文艺家社会协会,并任首届副主席。曾是中国民协理事;国际蒙古学协会(IAMS),亚洲民俗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国务院特别津贴获得者。2001年,创办西北民族学院社会人类学•民俗学系,这是中国高校第一个民俗学系。自1991年―2002年,共招收来自15个省区,11个民族的75名民俗学研究生。承担,主持,参与国家科技部,文化部有关西北民族民俗数据库;国家社科基金有关民族学;香港乐施会有关藏区妇女;中俄蒙有关游牧文化;国家民委有关人文资源抢救,保护,开发等研究课题。
主要著译编有:主编《西北文献丛书》•民族文字文献》共15卷、《西北民族口承语言民俗教学参考系列;出版《卫拉特蒙古民间故事》(蒙文版)。《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间故事》、,《西蒙古―卫拉特传说故事集》、《东乡族民间故事》、《布里亚特蒙古民间故事》、《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民间故事》、《西蒙古―卫拉特传说故事集》、《八思巴字蒙古语碑铭译注补》、《田野随笔》、《文化透视:蒙古口承语言民俗》、《中华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故事》、《中亚东干人的历史和文化(合译,1996,宁夏人民)》;《甘肃当代文艺50年•民间文艺编》;《甘青特有民族文化形态研究》。曾先后获得国家民委等省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另有关于民族语言文字、民俗、人类学论文几十篇。
在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科研中主张相邻民族、语族民族、跨国民族民间文化相互影响、变迁的观察与剖析;关于蒙古族各民族;蒙古、东乡、保安、裕固、土、以及撒拉、藏、维、回等族及卫拉特、布利亚特、东干人的成果即为此观点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