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工程 > 数图推广工程 > 政策法规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2013-01-29 10:19:46    来源: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通过前面的培训大家已经对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目标、意义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简单地说,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旨在通过将国家数字图书馆已完成的标准规范、软硬件平台和资源建设成果在全国各地图书馆推广使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文化虚拟专网作为网络连接传输平台,来从整体上提升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水平,推动图书馆事业实现跨跃性发展。
那么,在介绍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平台建设内容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情况:
一、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体架构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是一个由各类应用软件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在这个体系中各个应用软件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由统一的网络系统、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平台支撑,软件之间存在着功能关联、数据通讯、交互协作等关系。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体架构分为五层,分别为基础设施、数据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用户层(见下图)。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体架构图
(一)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位于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总体架构的最底层,包括网络设施,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设备,基础设施是数字图书馆软件系统的载体,也是数字资源保存和服务的设备保障。
(二)数据层
数据层包含自建特色资源、商用数据库、书目数据以及资源的元数据等,该层主要负责数字资源的组织管理和长期保存。数字资源组织管理是对元数据与对象数据等进行管理,并负责资源安全、资源调度、权限控制和服务协调等;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是进行资源的存储、永久保存、异地备份、数据迁移等。
(三)应用支撑层
在数字图书馆体系中,基于SOA的应用支撑平台将国家图书馆的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工作流程等无缝整合,使数字图书馆平台具备可扩展性,可以在系统中随时增加业务功能模块,使数字图书馆的前期投资可以被无限利用。
(四)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涵盖数字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构成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的核心部分。首先,资源采集与获取以及数字资源加工系统将各种类型的资料转化为有序的数字资源,使之具备数字图书馆的基本管理和服务需求。然后,经过加工的数字资源进入资源组织与管理系统,完成各种异构数字资源的整合,并进行多种表现形式的发布。最后,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向用户和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安全可靠的、个性化的数字资源服务。
(五)用户层
用户层主要负责与数字图书馆用户以及商业伙伴之间的交互。这个层面需要实现用户统一身份认证和应用系统单点登录,通过对数字资源的分类和权限规划,将基于网络的应用按照规则统一界面入口,并实现数字图书馆平台、部门用户和个人用户的多级需求,建立统一访问的界面规则和风格。
二、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成果
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经过多年建设在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技术与标准规范、服务创新等方面成果显著:
1)在软硬件平台建设方面,高速网络传输系统、海量数字资源存储系统、高性能服务器系统等硬件基础设计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围绕海量数字资源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软件平台逐步建成。
2)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了总量丰富、体系结构完备/完整的数字资源,资源类型涵盖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其中78%以上资源已经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
3)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服务终端涵盖计算机、数字电视、智能终端、触摸屏等几乎所有新媒体终端,移动服务、数字电视服务、特殊人群服务等一系列创新服务项目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4)在标准规范建设方面,目前二十余项数字资源采集、加工、组织、保存、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标准规范已经研制完成,重点对中文信息处理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与标准进行了研发,国家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形成。
三、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硬件平台的建设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包括软硬件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服务体系建设等建设内容,下面将从硬件平台、虚拟网和软件系统三个方面阐述推广工程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内容。
(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硬件配置
2011年9月,文化部下发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省级、市级数字图书馆硬件配置标准》,为省市级数字图书馆硬件平台搭建提供了参考依据。《配置标准》中, “必配设备”需要各省市馆按照不低于标准要求的指标、数量、类型进行购买,“选配设备”需要各馆根据实际需求和所具备的条件选择性购买。根据推广工程整体规划,省级数字图书馆节点硬件配置预算为300万元,市级数字图书馆节点硬件配置预算为150万元。但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考虑到各省级节点所承担职能的差异,在硬件配置方案中各省级节点的配置和预算可以略作调整。
1 硬件必配要求
省级节点的硬件必配设备为:服务器、存储系统以及VPN网络设备。VPN设备是用于组建虚拟网,配置标准中提到的两台是出于冗余的考虑以确保网络链路的稳定运行;服务器是用于部署推广工程各应用系统;存储系统主要是为数字资源的存储加工服务提供数字空间。
市级馆的必配设备种类与省级馆相同,作为省级节点的一个分支节点,部署应用系统较少、负载压力较小,可考虑采用比省级节点较低配置的网络设备、存储系统、服务器以及其它硬件设备。详细情况可参见《配置标准》。
2 硬件选配要求
此外,考虑到各图书馆有文献数字化、数字资源采集、视频会议及基础业务运行和拓展服务能力等需求,各地方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配网络设备、流量控制设备、PC机、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虚拟网建设
虚拟网的建设目的在于承载推广工程的各类业务系统,实现软件复用及资源的跨库检索、无缝链接。目前国家图书馆已经完成了与15个副省级以上图书馆的虚拟网络连接,部分省馆也通过虚拟网向到馆读者开放了近二十种国家图书馆资源,效果良好。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虚拟网建设情况:
1 虚拟网全国组网架构及技术选择
1.1虚拟网主要承载的业务
在虚拟网上面传输的数据主要有三类:一是服务类数据,包括国图及各地方馆的自建资源以及外购资源,其数据传输特点为类型多样、实时性要求高、带宽占用一般;二是生产类数据,即国图与省馆、市馆之间的应用系统业务数据交互,如文献数字化系统等,其数据传输特点为数据类型复杂(资源数据、书目数据、控制数据)、实时性要求一般、带宽占用大;三是沟通交流类数据,如视频会议系统等,其数据传输特点为数据类型较单一、实时性要求高、带宽占用一般。
1.2虚拟网组网技术选择
IPSec VPN具有安全、透明的特性,在网络层传输,提供所有在网络层上的数据保护和透明的安全通信,更适合为不同的网络提供通信安全保障且建设周期短、组网灵活,结合上面谈到的推广工程传输的业务数据类型,因此选择IPSEC VPN技术搭建虚拟网。
1.3虚拟网全国组网架构设计
虚拟网的整体网络架构为:利用各节点自身互联网链路,通过IPSEC VPN技术组成虚拟网,实现各节点的互联互通。组成国家图书馆到省馆的网络和各个省馆到市馆的网络,两级网络能够互相连通。国家图书馆作为数字图书馆虚拟网的网络中心,与各个省馆、市馆之间能够在虚拟网上相互通信。
省馆读者通过虚拟网共享国图资源的实现方法:省馆读者在电子阅览室访问资源时,通过对目标地址的解析确定访问路径,若访问的是虚拟网资源,则通过IPSEC VPN通道来获取国图资源,反之仍按照原有路由进行访问。
2 虚拟网全国IP地址规划
IP地址规划是组建虚拟网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避免IP地址冲突,满足IP地址可扩展性的要求,各馆在使用虚拟网IP地址时,需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配置:
数字图书馆虚拟网计划使用10.0.0.0/8地址段;
每个省级馆分配1个B类IP地址;
每个副省级馆分配2个C类地址;
每个地市级馆由所在省馆规划若干个C类地址。
按照省馆行政排序进行IP地址分配,但有些图书馆已经使用了10.0.0.0/8的IP地址,本着冲突最小的原则,计划虚拟网业务IP地址使用10.100.0.0/16 - 10.254.0.0/16地址段,其中10.100.0.0/16 - 10.134.0.0/16分配给各省级单位;10.135.0.0/16分配给各副省级市馆,每个副省级馆分配2个C的地址。10.136.0.0-10.255.255.255是备用地址。
国家数字图书馆和49个省级和副省级图书馆虚拟网IP地址分配见附表。
(三)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件平台建设
软件平台建设是推广工程暨硬件、网络基础设施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建设内容,2011至2012年,推广工程基础设施构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软件平台建设准备了良好的硬件、网络环境。在推广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省、市级图书馆需结合自身馆的具体情况,以已经开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基础,整合已有系统成果,贯彻国家数字图书馆软件平台设计的先进理念,分层级、有计划的开展推广工程软件平台建设。
下面将从软件系统介绍和软件配置标准两个方面阐述推广工程软件平台的建设内容。
1 软件系统介绍
国家数字图书馆依据数字资源生产、组织、保存及发布服务的生命周期构建了国家数字图书馆软件体系,软件体系中各个软件遵循模块化设计,通过标准接口实现数据通讯与高效协同。根据系统功能软件分为以下三类:
1.1 核心业务系统
1.1.1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
(1)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起点
数字图书馆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主要承担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生产加工任务,是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起点。该系统利用拍照、扫描、采集、数字水印等技术手段将各类传统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并通过编辑、标引等操作对数字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同时提供数字成品管理功能。
(2)实现数字化生产统一管理、合理调配
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可以根据各省情况伸缩部署在各地公共图书馆。通过该系统的部署,各省级图书馆可对下辖市、县级图书馆下达数字化任务,省中心可通过网络对生产进行统一管理,合理调配系统资源与人力资源,并对成品进行质量控制。系统在全国推广部署后,将形成各文献数字化中心松耦合关系,各中心通过执行共同的标准,规范全国文献数字化成果(含元数据、对象数据)。
1.1.2数字资源组织系统
(1)组织是数字资源进行收集、整合的过程
数字资源组织系统将文献数字化、电子资源缴送、网络资源采集等系统产生的各种数字资源进行收集、验证及整合,生成元数据、对象数据,登记相关管理数据,并完成元数据与对象数据的挂接。系统提供数据导出或查询接口,并定期或者根据请求向数字资源发布、揭示、服务、保存等外部系统输出数据,实现数字资源的集中调度和管理。
1.1.3数字资源保存系统
(1)保存是数字资源再利用的必要条件
数字资源保存系统制定与保存相关的流程和策略,将各类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建立完备的电子帐,并完成资源归档、数字资源迁移、资源使用等方面的管理,同时根据需要把数字资源分配到在线、近线、离线三层存储体系中去,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系统还完成对其它应用系统和相关环境的监测,制定永久保存规则和数据移植策略等,以保证数字资源在其生命周期内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1.1.4文津搜索系统
(1)传统搜索无法满足数字时代需求
伴随着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国家数字图书馆馆藏数字化资源的不断丰富,传统检索已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数字对象揭示的需求。
(2)图书馆界“谷歌”起航
文津搜索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入口,可以集中揭示国家数字图书馆及相关机构的数字资源,提供用户搜索使用过程中的知识关联、提取服务,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不同的用户。文津搜索系统将建立中国图书馆界的元数据集中索引库,向用户提供一个实时高效、精准权威、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数字资源搜索服务平台。
1.1.5资源发布与服务系统
(1)数字时代读者如何获取资源
数字时代读者如何获取所需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发布与服务系统是将数字资源呈现给读者的重要服务途径,位于数字图书馆整体业务流程中面向读者的服务阶段。
(2)以资源为中心实现读者服务
资源发布与服务系统担负着揭示资源、服务读者的重要任务,是用于数字资源管理调度和揭示的软件系统。系统对音频、视频、图书、文本等多种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实时、准确的进行发布与反馈,并以准确、便捷和智能的方式服务读者,使读者以最短的时间,最少的操作获得最想要的资源服务。
1.2业务支撑配套系统
1.2.1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1)数字化建设带来的用户管理问题
数字图书馆建设伴随着许多应用系统的建成,许多应用系统都有自身的用户管理模块,这给数字图书馆整体维护、管理读者信息带来了很大不便;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安全认证机制,在用户信息管理和认证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的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统一管理,提供面向应用系统的用户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机制。
(2)单点登录实名认证全国资源共享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集在线注册、实名验证、单点登录、访问权限控制等功能为一体,采用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节点的三级认证体系架构。系统不仅能实现单个图书馆内各应用服务系统的单点登录和用户管理,而且能实现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认证系统相互信任和登录,为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和用户权限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1.2.2唯一标识符系统
(1)数字资源利用率低缺乏有效管理
随着各图书馆数字资源急剧增长,资源重复建设和嵌套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各图书馆各自决定自己系统的数字资源标识方式和相应的读取方式,这种模式阻碍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有效利用。为了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对各类型数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对数字资源进行唯一标识是极为有效地一种方式。
(2)数字资源唯一标识提高利用率
唯一标识符系统面向各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的注册和解析服务,为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管理、服务和长期保存提供基础性支撑。唯一标识符系统可以将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统一标识,使数字资源的标识能独立于物理位置、应用系统和存取协议,实现数字资源的精确定位和透明利用。
1.2.3版权信息管理系统
(1)数字版权问题带来的建设隐患
在数字图书馆领域,数字版权问题一直是业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数字图书馆使网络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浏览并复制所需要的作品成为可能,因此数字图书馆较传统图书馆更容易涉及版权问题。数字图书馆建设,让数字资源得到传播和利用的同时,也要保护到著作者的权利。
(2)版权登记管理未雨绸缪
版权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类数字资源著作权信息的登记、维护和管理,形成全国数字资源版权信息库,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的版权信息共享,为各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授权范围内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基础保障。
1.3个性化服务系统
1.3.1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联合全国各省、市、区、县各级公共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整合中央级的政府信息,省、市、县图书馆馆整合本行政区的政府信息,通过合作共建实现公共图书馆在政府公开信息的整合开发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以实现对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并服务于公众。
1.3.2网页资源获取系统
网页资源获取系统是在通用的开源软件架构基础上建立的用于网页资源采集、保存、索引、回放、检索等功能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将网络文档保存为符合ISO 28500标准的WARC文档,实现了网络资源的长期保存,同时也为图书馆员提供了一个流畅的网络资源采编存阅的一体化平台。
1.3.3电子报触摸屏
电子报纸的触摸屏展示系统实时采集各大报社电子报纸数据,经过格式化处理,分发到各触摸屏终端主机,以全新的触摸交互阅读模式,将电子报纸内容及时呈现给广大读者。
2 软件配置标准
为了规范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件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推广工程实施,文化部制定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件配置标准》。软件配置标准根据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分为省、市两级标准,标准规定了在推广工程实施中省级馆和市级馆的必配软件系统、选配软件系统,以及必配软件代替系统要求,相见附表。
随着虚拟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各地硬件平台搭建的完善,推广工程下一步工作将结合即将下发的《“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件配置标准》,推动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全面实施阶段工作的大力开展。
附表 1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虚拟网IP地址分配表》
序号
省级图书馆
IP地址
1
国家数字图书馆
10.100.0.0/16
2
首都数字图书馆
10.102.0.0/16
3
天津数字图书馆
10.103.0.0/16
4
河北数字图书馆
10.104.0.0/16
5
山西数字图书馆
10.105.0.0/16
6
内蒙古数字图书馆
10.106.0.0/16
7
辽宁数字图书馆
10.107.0.0/16
8
吉林数字图书馆
10.108.0.0/16
9
黑龙江数字图书馆
10.109.0.0/16
10
上海数字图书馆
10.110.0.0/16
11
江苏数字图书馆
10.111.0.0/16
12
浙江数字图书馆
10.112.0.0/16
13
安徽数字图书馆
10.113.0.0/16
14
福建数字图书馆
10.117.0.0/16
15
江西数字图书馆
10.115.0.0/16
16
山东数字图书馆
10.116.0.0/16
17
河南数字图书馆
10.114.0.0/16
18
湖北数字图书馆
10.118.0.0/16
19
湖南数字图书馆
10.119.0.0/16
20
广东数字图书馆
10.120.0.0/16
21
广西壮族自治区数字图书馆
10.121.0.0/16
22
广西桂林图书馆
10.101.0.0/16
23
海南数字图书馆
10.122.0.0/16
24
重庆数字图书馆
10.123.0.0/16
25
四川数字图书馆
10.124.0.0/16
26
贵州数字图书馆
10.125.0.0/16
27
云南数字图书馆
10.126.0.0/16
28
西藏数字图书馆
10.127.0.0/16
29
陕西数字图书馆
10.128.0.0/16
30
甘肃数字图书馆
10.129.0.0/16
31
青海数字图书馆
10.130.0.0/16
32
宁夏数字图书馆
10.131.0.0/16
33
新疆数字图书馆
10.132.0.0/16
3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10.133.0.0/16
 
序号
副省级图书馆
IP地址
1
哈尔滨市图书馆
10.135.7.0-10.135.8.255
2
长春市图书馆
10.135.9.0-10.135.10.255
3
沈阳市图书馆
10.135.11.0-10.135.12.255
4
济南市图书馆
10.135.13.0-10.135.14.255
5
金陵图书馆
10.135.1.0-10.135.2.255
6
杭州市图书馆
10.135.15.0-10.135.16.255
7
广州市图书馆
10.135.17.0-10.135.18.255
8
武汉市图书馆
10.135.3.0-10.135.4.255
9
成都市图书馆
10.135.19.0-10.135.20.255
10
西安市图书馆
10.135.21.0-10.135.22.255
11
大连市图书馆
10.135.23.0-10.135.24.255
12
青岛市图书馆
10.135.25.0-10.135.26.255
13
宁波图书馆
10.135.27.0-10.135.28.255
14
厦门市图书馆
10.135.5.0-10.135.6.255
15
深圳市图书馆
10.135.29.0-10.135.30.255
附表 2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件配置方案》(省级)
序号
软件名称
软件介绍
配备建议
必配软件替代系统要求
1
核心业务系统
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
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是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起点,主要承担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生产加工任务,利用拍照、扫描、采集、数字水印等技术手段将各类传统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并通过编辑、标引等操作对数字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同时提供数字成品管理功能,并通过统计分析为生产决策服务。
选配
/
2
文津搜索系统
文津搜索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入口,可以集中揭示国家数字图书馆及相关机构的数字资源,提供用户搜索使用过程中的知识关联、提取服务,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不同的用户。文津搜索系统将建立中国图书馆界的元数据集中索引库,向用户提供一个实时高效、精准权威、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数字资源搜索服务平台。
选配
/
3
业务支撑配套系统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集在线注册、实名验证、单点登录、访问权限控制等功能为一体,采用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节点的三级认证体系架构。系统不仅能实现单个图书馆内各应用服务系统的单点登录和用户管理,而且能实现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认证系统相互信任和登录,为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和用户权限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必配
如果地方馆已经建有类似的读者管理系统或单点登录系统的情况,需要与本系统完成单点登录认证接口的集成。
4
唯一标识符系统
唯一标识符系统面向各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的注册和解析服务,为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管理、服务和长期保存提供基础性支撑。唯一标识符系统可以将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统一标识,使数字资源的标识能独立于物理位置、应用系统和存取协议,实现数字资源的精确定位和透明利用。
必配
/
5
版权信息管理系统
版权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类数字资源著作权信息的登记、维护和管理,形成全国数字资源版权信息库,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的版权信息共享,为各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授权范围内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基础保障。
选配
/
6
个性化服务系统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联合全国各省、市、区、县各级公共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整合中央级的政府信息,省、市、县图书馆馆整合本行政区的政府信息,通过合作共建实现公共图书馆在政府公开信息的整合开发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以实现对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并服务于公众。
必配
/
7
电子报触摸屏
电子报纸的触摸屏展示系统实时采集各大报社电子报纸数据,经过格式化处理,分发到各触摸屏终端主机,以全新的触摸交互阅读模式,将电子报纸内容及时呈现给广大读者。
选配
/
8
网页资源获取系统
网页资源获取系统是在通用的开源软件架构基础上建立的用于网页资源采集、保存、索引、回放、检索等功能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将网络文档保存为符合ISO 28500标准的WARC文档,实现了网络资源的长期保存,同时也为图书馆员提供了一个流畅的网络资源采编存阅的一体化平台。
选配
/
附表 3《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软件配置方案》(市级)
序号
软件名称
软件介绍
配备建议
必配软件替代系统要求
1
核心业务系统
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
文献数字化加工系统是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的起点,主要承担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生产加工任务,利用拍照、扫描、采集、数字水印等技术手段将各类传统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并通过编辑、标引等操作对数字资源进行深度加工,同时提供数字成品管理功能,并通过统计分析为生产决策服务。
选配
/
2
文津搜索系统
文津搜索系统为用户提供统一的检索入口,可以集中揭示国家数字图书馆及相关机构的数字资源,提供用户搜索使用过程中的知识关联、提取服务,最大限度地服务于不同的用户。文津搜索系统将建立中国图书馆界的元数据集中索引库,向用户提供一个实时高效、精准权威、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数字资源搜索服务平台。
选配
/
3
业务支撑配套系统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
统一用户管理系统集在线注册、实名验证、单点登录、访问权限控制等功能为一体,采用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节点的三级认证体系架构。系统不仅能实现单个图书馆内各应用服务系统的单点登录和用户管理,而且能实现各个图书馆之间的认证系统相互信任和登录,为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和用户权限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必配
如果地方馆已经建有类似的读者管理系统或单点登录系统的情况,需要与本系统完成单点登录认证接口的集成。
4
唯一标识符系统
唯一标识符系统面向各图书馆提供数字资源的注册和解析服务,为各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采集、组织、管理、服务和长期保存提供基础性支撑。唯一标识符系统可以将分散在全国各省、市图书馆的海量数字资源进行统一标识,使数字资源的标识能独立于物理位置、应用系统和存取协议,实现数字资源的精确定位和透明利用。
必配
/
5
版权信息管理系统
版权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对各类数字资源著作权信息的登记、维护和管理,形成全国数字资源版权信息库,实现各图书馆之间的数字资源的版权信息共享,为各图书馆数字资源在授权范围内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基础保障。
选配
/
6
个性化服务系统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
中国政府公开信息整合服务平台联合全国各省、市、区、县各级公共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整合中央级的政府信息,省、市、县图书馆馆整合本行政区的政府信息,通过合作共建实现公共图书馆在政府公开信息的整合开发方面的统筹协调发展,以实现对各级政府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利用并服务于公众。
选配
/
7
电子报触摸屏
电子报纸的触摸屏展示系统实时采集各大报社电子报纸数据,经过格式化处理,分发到各触摸屏终端主机,以全新的触摸交互阅读模式,将电子报纸内容及时呈现给广大读者。
选配
/
8
网页资源获取系统
网页资源获取系统是在通用的开源软件架构基础上建立的用于网页资源采集、保存、索引、回放、检索等功能的软件系统。该系统将网络文档保存为符合ISO 28500标准的WARC文档,实现了网络资源的长期保存,同时也为图书馆员提供了一个流畅的网络资源采编存阅的一体化平台。
选配
/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9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