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举办 “强国复兴有我——播种希望育未来” 红色革命故事会活动(第二场)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激发少年儿童爱国之志,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3月20日下午,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兰州市图书馆、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城关区广武幼儿园联合承办的“强国复兴有我——播种希望育未来”红色革命故事会活动(第二场)在广武幼儿园举办,六十余位小朋友热情参与,共同聆听英雄传奇,感受非遗魅力。
英雄故事传递红色能量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饱满的热情,为孩子们娓娓讲述了红色故事《抗日小英雄王二小》。他们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表情,将王二小这个机智勇敢、无私奉献的小英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孩子们眼前。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王二小只是一个普通的放牛娃,但他却拥有着不平凡的勇气和智慧。当敌人侵入他的家乡,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保卫家园的重任,也因此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志愿者们用深情并茂的讲述,让孩子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感受到了王二小身上的那股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孩子们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敬仰和崇拜的光芒。
火树银花展现非遗风采
“火树银花不夜天,铁水绽光映福绵”。在非遗展示中,志愿者为孩子们播放非遗系列短视频之《藏在非遗日常里的打铁花》,让孩子们了解这种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非遗文化。视频中,加热到1600多度的铁水,用特殊的木勺或木板舀起,迅速击打至空中,铁水在空中绽放瞬间,形成璀璨的“铁花”,匠人高超的技艺与火树银花的壮观场景引得孩子们惊叹不已。接着,志愿者又为大家科普了打铁花的历史起源、文化寓意和祭祀祈福的功能,充分展现了“打铁花”这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原创手工绘就爱国画卷
在原创手工制作环节,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以画笔为媒,抒发爱国情怀。孩子们发挥无限想象,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爱国热情。有的小组画下了庄严的天安门,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有的小组画下了手掌,掌心是党徽,寓意着党与人民心连心;还有的小组以党徽为太阳,向日葵为背景,象征着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孩子们像向日葵一样茁壮成长,向着光明和未来前进。
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在王二小的故事中汲取了红色力量,在非遗文化科普中担负起了“小小传承者”的使命,也在绘画创作中表达出对祖国深切的热爱,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忱与文化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