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图书馆举办“走进经典 共同成长 国学讲堂”——国潮故事会(工匠祖师鲁班)活动
为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经典国粹的艺术魅力,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8月13日下午,由兰州市文旅局主办,兰州市图书馆承办的2023年第二场“走进经典,共同成长,国学讲堂”--国潮故事会活动在兰州市图书馆小树苗学堂开课,带领孩子们了解“工匠祖师”--鲁班发明创造的伟大智慧与动人故事。
活动开始,老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鲁班的生平事迹。鲁班姓姬,名为班,因为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鲁国,故而被称作鲁班。又因为他生活在公输氏族,因此又被称为“公输班”或“班输”。出生成长在工匠之家的鲁班受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成为了一名能工巧匠。相传鲁班曾创制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不远千里行至楚国都城郢,与鲁班和楚王互相辩难,最终说服楚王停止攻宋。而后,鲁班将精力投入到木工工具技术上,在一次伐木的过程中,他被野草划破手臂,进而萌发了制造锯子的灵感。为了方便生产制造,他先后又发明了刨子、墨斗、曲尺等实用工具。除了造福于世的诸多发明外,鲁班也留下了许多故事。一个小木匠拿着斧子在鲁班门前炫耀自己的技艺,被人们笑称为“班门弄斧”;不被鲁班看好的徒弟泰山,多年后制造出许多精美的器具,鲁班自嘲称“有眼不识泰山”。为了让孩子们切身体验鲁班的精湛技艺,在手工制作环节,大家进行了榫卯结构的椅子模型拼装,孩子们将椅背、椅腿按照凹槽精准嵌入,并为其染上五彩底色、绘制精美图案,一个个小工匠们完成了自己的手工作品。
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艺术魅力,感受了工匠祖师鲁班的伟大智慧与高超技艺,领悟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少年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