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兰图概况 > 兰图新闻

马世年做客金城讲堂谈《四库全书》

发布时间:2019-06-17 12:20:10    来源:     阅读次数:    选择字号:T|T

6月 15 日,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马世年做客由中共兰州市委宣传部主办,兰州市文明办、兰州市文旅局承办,兰州市图书馆协办的《金城讲堂》,他穿越历史烟云、立足当代语境,为广大市民带来一场题为《文溯陇上--<四库全书>漫话》的专题讲座,生动地讲述了这套巨型丛书的“前世今生”和当代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精神家园,具有记忆和传承功能。如果说记忆得益于老祖宗的馈赠,蕴藏着走向未来的答案,那么传承就是对记忆的加新,也是推动记忆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在我们的祖先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中,《四库全书》就是这样一部记忆中华文化千秋,传承中华文化的中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马世年说,编撰于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分重要典籍,几乎涵盖了古代中国所有学术领域,历来有“典籍总汇,文化渊薮”的美誉,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值得一提的是,《四库全书》缉书工作完成后,清政府曾先后抄录七部《四库全书》,并陆续建 “南北七阁”以贮藏,但历尽两百多年的岁月沧桑变迁,《四库全书》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存世的三部半《四库全书》中,原藏于辽宁的文溯阁《四库全书》也因为历史原因于 1966 年移藏甘肃,兰州与《四库全书》的渊源也从这时开始。马世年强调:“甘肃在危难之时担负起了妥善保存了国宝《四库全书》的历史重任,现在更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这部‘千古巨制’的长期保存保驾护航。同时,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保存也加深了甘肃的文化底蕴,成为甘肃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两个小时的分享活动中,马世年教授以“盛世修书”切入主题,结合清代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细致分析了《四库全书》编纂的文化渊源、历史背景以及情形经过,层层揭开了历史上《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晓岚的真实形象,全面讲述了《四库全书》与四库七阁的坎坷命运,并从文溯阁《四库全书》迁徙和存藏的历史出发,深入阐释了文溯阁《四库全书》与兰州的深厚渊源,最后客观评价了《四库全书》的重大贡献与当代价值,向大家奉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932号